沙龙慢候
2025年1月4日(周六晚)2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安石传》《苏轼传》作者崔铭和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画里浮生》《不必向长安》作者金哲为做客慢书房,将为我们带来“抱朴文化2025年新书预告暨东坡主题沙龙”,解释老师将为我们讲述“苏东坡和他的时代”,敬请关注。
在进入沙龙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策划团队“抱朴文化”和他们做的书——
抱朴文化工作室是干啥的?
抱朴文化工作室是 上海古籍出版社旗下新成立的编辑部门,致力于传统文化普及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
“抱朴”一词出自《老子》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意为持守本真。
我们希望 以本真之心来对待传统文化,去做一些有趣的尝试和表达——
它可以是一个汉字的科普,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让你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穿越千年,邂逅经典。
它可以是一首诗词的阐释,从建安风骨到唐风宋韵,让你在格律音节中感受慷慨悲壮、婉转柔美。
它也可以是一段历史的再现,从秦汉砖瓦到明清律例,让你在纵横捭阖中体会是非成败、大浪淘沙。
它还可以是一种审美的表达,从古建彩画到丹青笔墨,让你在斗栱梁檐和青绿山水间触摸艺术的温度。
他们做过哪些书?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抱朴”推出了社科人文、海外汉学、艺术绘画等不同门类的图书:
2025年新书预告
社科人文
洗冤录:中国古代刑案故事
钟源 编 郑小悠、周琳 等著
民间自戕行为为何屡屡发生?“蛮女”茶妹被拐走的真相是什么?宰相之子为何要谋杀亲母?案件真相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状况。
本书书名取自南宋宋慈的法医著作《洗冤集录》,书中以单篇个案的形式,邀请法制史研究领域的青年翘楚,讲述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真实案件,进而讨论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法制史的角度,反映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
大清万象:清代日记中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生活
尧育飞 著
中国自有文字诞生以来,即有按日记事的传统。宋代以来,日记作为日常书写和反映个体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书以清代日记为切入点,通过小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清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向读者展示日记阅读的基本方法。作者力图突破将日记作为单纯史料的传统研究思路,将书籍史、情感史、饮食史、性别研究等方法融入其中,以反映清人的情感世界与社会生活。
生于大宋:宋代的日常生活
朱瑞熙 著
朱瑞熙先生深耕宋史半个多世纪,他的许多学术著作至今仍是宋史研究领域的必读书。本书是朱瑞熙先生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包括称谓与排行、避讳、押字、刺字文身、饮食、生活用具等各个方面。
宋人避讳都有哪些讲究?宋代文书和物品上出现的特殊符号具有什么含义?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桌椅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我们对宋代人的生活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资治通鉴读法
王缁尘 著
《资治通鉴》怎么读?民国时期著名报人王缁尘先生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本书有别于市面上按时间顺序对《资治通鉴》所做的全盘解读,采用分专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对《资治通鉴》做了一个入门的导读。全书包括“帝王与纪年”“封建与郡县”“政治”“军事”“知人与用人”“女后”“宦官”等19个方面的内容。读者可借由这本小书,实现《资治通鉴》的入门。
安心之道:佛学通识十讲
成庆 著
本书从佛学的基本观念出发,如缘起、无我等,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勾勒、概括出佛学思想的全貌。全书语言平实,条理清晰,是一部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著作。
敦煌婚姻文化
谭蝉雪 著
本书是对敦煌遗书和壁画中有关婚嫁、生育等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沙州地区的婚姻习俗。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壁画的具体形象再现当年的婚嫁风貌;第二部分是对敦煌婚姻制度、敦煌婚姻类型等问题的概论;第三部分是有关婚姻文化的文字资料的汇录和校注。
敦煌岁时文化
谭蝉雪 著
本书通过对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书的爬梳,系统整理出以唐宋时期为主的敦煌岁时民俗。
具体包含一年12个月中的67项岁时活动内容,对每一项从渊源、内容、形式、习俗等方面引经据典详加论述,并刊布资料。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在西陲边地的传播之广和佛教文化东渐的深入影响,以及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融。
天涯未远:顾随论学书札
高献红、石蓬勃、顾之京 辑校
本书辑录了顾随自1921年至1955年间,致卢伯屏、卢季韶、冯至、吴宓、周作人、叶嘉莹、周汝昌、张中行等14人的200多封书信,系从现存的顾随书信中精选出的最具学术价值的部分,生动展现了顾随先生日常的读书、治学生活。
海外汉学
中国的诗学
[日]川合康三 著 黄嘉欣 译
本书一改以篇目为中心或以时序为中心的文学史普及读物写法,采用以“专题”为中心的分章,从释名、传统、内容、生成等方面,结合丰富的实例与文本细读,将多年治中国古典诗的体悟以最晓畅通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水的思想:另一种观念的中国哲学史
[日]蜂屋邦夫 著 张谷 译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对于“水”,历来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有着多样的解读。
本书是蜂屋邦夫先生从中国思想史的视角,围绕相关典籍,考察中国古人对“水”的思考。书中涉及诸多先秦文献,从孔孟老庄,到《周易》《尚书》《诗经》等,读者能从这些经典当中,认识中国的“水”,了解另一种观念的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艺术:八部经典文献及其读法
[美]金鹏程 著 陈家宁 译
本书从时代背景出发讲解了八部中国经典哲学作品背后的思想源起及其深刻内涵。
全书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论语》《墨子》和《孟子》来看关于“天”的哲学;第二板块通过《老子》《庄子》和《孙子兵法》来看关于“道”的哲学;第三板块则通过《荀子》和《韩非子》来看先秦思想如何为即将到来的帝制所用。
艺术绘画
左右
成为东坡:苏轼的艺术交往与精神世界
金哲为 著
一幅画的背后,往往是一群人的故事。
苏轼一生中曾为许多幅古画留下文字作品,本书以苏轼的经历为核心,兼及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李公麟、黄庭坚等其他文人画家,从他们的书法、绘画理论实践入手,勾勒出北宋中后期的书画史发展脉络。作者以每一幅画为切口,讲述古画背后的文人交往与趣味故事,带领读者感悟宋画的艺术魅力,走进宋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仕女的绘画想象
王依雅 著
本书收录青年艺术家王依雅近年的新古典绘画作品与随笔。
画作以仕女、楼阁等元素为视觉核心,风格浪漫唯美。作品灵感是基于古典文学生发的想象,具有完整场景和丰富的文化意蕴。随笔文字对其中的代表性画面进行解读,涵盖人物造型来源、国画相关技法和审美演变规律等,还包括作者新古典绘画创作的心得体会。
左右
既见君子:《诗经》中的欢乐与哀愁
沐斋 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歌谣传唱了千年,《诗经》的故事也存在了千年。千年以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那个时代的美好想象。
本书是画家沐斋以《诗经》为基础,将其中的经典篇目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并配以简单的解读文字。每幅画作生意盎然,审美含蓄蕴藉。
左右
梦幻西游:清彩绘全本《西游记》
(清)佚名 绘 李天飞 解读
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藏清代彩绘《西游记》册页,共300幅。
画册中无论是人物衣饰、建筑园林、市井商贾、神佛庙宇,都形象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百态,既可作一神话题材的连环画观之,亦可作一清代社会风俗画观之,颇具研究和审美价值。特别邀请李天飞先生为这套彩绘册页做了详细的整理和评注。
大唐壁画里的盛世中国
王博 王建岐 著
本书共分“梦回大唐:教人意气忆长安”、“万国来朝:万国衣冠拜冕旒”、“神文时代:三千世界雪花中”、“霓裳羽衣:芙蓉不及美人妆”等章节,图文并茂,从唐代壁画入手,以画说史,展现大唐盛世大国外交、社会、服饰、礼仪等各方面的图景。
左右
行走故宫:发现皇家建筑之美
李永涛 著
故宫之美,美在琉璃、美在彩画、美在石刻。
本书按照参观游览顺序,将故宫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特色一一道来。从入口午门梁枋上火热的宝珠吉祥草彩画开始,到前朝太和殿屋顶上高三米半重达四吨的十三拼琉璃螭吻,再到后宫乾清宫御路石上的瑞兽天马飞鱼等,带领读者读懂故宫建筑装饰细节之美。
古典新意
左右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清)曹雪芹 著 (清)脂砚斋 评
吴铭恩 汇校
吴铭恩先生汇校整理的《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典藏版自去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同时不断有读者询问能否推出平装版。目前平装版已纳入出版计划,拟设计成平装单封锁线,八个分册,十回一册。内容版式基本不变,前言附录皆保留。希望这一轻盈的版本能够让读者随身携带,更便于阅读。
左右
聊斋志异校注(插图袖珍本)
(清)蒲松龄 著 盛伟 校注
本书收录了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全卷,整理者对全书作了较为详尽的校注,作者以“异史”抄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康熙抄本、铸雪斋抄本、二十四卷抄本、遗稿抄本、青柯亭刻本和王金范刻本,保证了该校注本的质量。另选取了百余幅《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的版画作为插图。这是一套小巧轻盈、便于阅读的“狐鬼史”。
左右
图注《营造法式》
陈彤 注释
本书是故宫博物院正高级工程师陈彤继《中国古代建筑纹样》一书后的另一部力作,可以说是目前《营造法式》注解方面较为详细且权威的一种。
全书以故宫藏清初影宋钞本《营造法式》为底本,充分吸收前辈学者的既有成果,对全书重新注释,并采用“以图注文”“以图注图”的形式,另增加新绘古建示意图、彩画复原图及原书图样450余幅(原书图样79幅),并辅以古画当中的相关建筑插图,力求让一般的爱好者也能读懂这部经典。
作者寄语
邵毅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现代人往往抱有一种常见的误解,那就是古典文化离我们很遥远。然而透过那些古色古香的外衣,我们仍可以看到古典文化的人性意蕴。正是这种人性意蕴,让现代人能够与之发生共鸣,使古典文化仍然具有现代性。“抱朴”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完美实现这一切。
崔铭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以质朴之心,做纯粹之书,敦朴以为先,文明而化成,文质得宜,行之久远。
陈彤
故宫博物院正高级工程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愿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抱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今人之间的虹桥,让每一位读者“在经典名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蔡丹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抱朴”,是一位帮助我们从传统文明获得智慧的好朋友。沿着这条探寻传统文明的路,每个人终将拥抱人生的诚与真。
黄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